找到相关内容46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张商英〈护法论〉中的历史思维

    庵善悟的师父佛 眼清远 (1067-1120),便曾告诫高庵说: 百丈清规大概标正检邪,轨物齐众,乃因时以制后人 之情。夫人之情,犹水...

    蒋义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0346210.html
  •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(4)

    眉目疏朗。端严若塑美丽如画。音词清远言谈雅亮。听者无厌。或处徒众。或对嘉宾。一坐半日身不倾摇。服尚乾陀。裁唯细氎。修广适中行步雍容。直前而视辄不顾眄。滔滔焉若大江之纪地。灼灼焉类芙蕖之在水。加以戒范端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0146557.html
  • 《起信论》与禅宗思想

    参玄之士,触境遇缘,不能直下透脱者,盖为业识深重,情妄胶固。同上卷16《了一》  凡夫见闻,月皎水浑。心波业识,奔流苦门。《古尊宿》卷30《清远》  你诸人要参禅么,须是放下着。放下个什么?放下个...》念念不住即是离念,是禅宗修证的基本方法:“大凡修行须是离念,此个门中最是省力。只要离却情念,明得三界无法,方解修行。”《古尊宿》卷32《清远》。《圆悟录》卷14: “一片田地唯离念绝情,迥超常格。”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546913.html
  • 拈花微笑与达摩东来(1)

    明示我心即佛,自性本自清净,直接渗透每个生命个体,发挥深遂的人文精神——无畏承担、独立自主、豁达开朗、清净圆明。  禅,自然含蓄、活泼随意、宁静淡泊,与幽深清远的生活、审美情趣相融和。  禅,是佛法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947866.html
  • 略说弥勒禅法的修习

    遇外国舶至,既而讯访。果是天竺五舶,先所见者也。倾境士庶竞来礼事。其有奉遗,悉皆不受。持钵分卫,不问豪贱。       贤仪范率素,不同华俗。而志韶清远,雅有渊致。京师法师僧弼,与沙门宝林书曰:&...

    明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0248763.html
  • 历代祖师对《楞严经》的评价

    克勤禅师之征引:(1063 1135)  北宋代僧。至五祖山参谒法演,蒙其印证。从文照法师学讲说,又从敏行授《楞严》。与佛鉴慧懃、佛眼清远齐名,世有「演门二勤一远」之称,被誉为丛林三杰。政和初年至...

    果滨编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1248787.html
  • 临济管窥

    往白云山参守端得法,法嗣中有佛果克勤、佛鉴慧勤、佛眼清远等三佛,人称三杰。三杰中惟克勤得法演真髓。克勤(1063—1135)四川彭州(彭县)人,得法后,于崇宁中(1102—...

    田光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3348840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与伦理建设

    他人、对其他生物的尊重。慈悲,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,悲是悲悯众生并拨除其痛苦,慈悲即是对他人,对其他生物的关怀。中国佛教竭力推崇平等慈悲的伦理思想,宋代僧人清远说:“若论平等,   页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2649239.html
  • 鸠摩罗什与真谛入华前后命运同异之比较

    《出三藏记集》卷十四,苏晋仁、萧链子点校本第541-542页,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版。)佛驮跋陀罗本来也是“博学群经,多所通达”,“志韵清远,雅有渊致”的“风流人”,曾经也被众人“咸师事之,听其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749278.html
  • 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与日本(5)

    中国佛教的渊源,当追溯至福建黄檗山万福寺和明末清初渡日僧高僧隐元。黄檗山位于福建省福清县内。据福清县志记载,黄檗山位于清远里,山中多产黄檗树,故名。据传,唐贞元间曹溪大师法嗣正干禅师会结茅庵于此,名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2550083.html